國外插畫課上課心得-Make Art That Sells/ Textile Design Lab
這幾年來我陸續上了幾門國外的線上插畫課,以’Make Art That Sells’系列課程為主,包含該系列最受歡迎的MATS A,MATS B,Bootcamp,家飾設計 MATS Home Decor,針對插畫家的品牌經營和自我管理MATS MBA,和針對作品集的Portfolio Review。上這些課程有點彌補了我沒有出國唸書的心情,學費雖然不便宜,但跟出國留學比起來當然是划算很多,幸好我生在一個網路發達的時代! 當然這無法跟留學相提並論,但這些課程我自己覺得很有收獲,想要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。(非業配,我每分錢都是自己付的, 還沒有厲害到可以讓人家可以花錢找我去當學生啦! )。
///MATS A+B 依不同插畫市場累積作品集的密集課程///
上課方式: 課程共五週,每週一會給一個小練習,週三公布本週題目,週日前交作業,隔週三review
內容格式: 每天都會有圖文的上課內容,隔幾天會有一小段影片,作業會以PDF檔下載。一開始以為線上課程都以影片為主,對圖文的內容為主的課覺得有些失望,但後來發現課程內容以圖文呈現事後容易查找,影片反而不容易找到內容。
MATS A+B是密集課程,一週就要完成一件作品,每週是一個主題,分為布料印花、家飾、禮品、wall art、兒童服裝、紙製品、派對用品、雜誌插畫等等十個不同的市場。這個課程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地,以英語上課,同學會在一個學員專屬的FB 社團互相分享,老師鼓勵大家互相回應,真的很喜歡MATS live課程隨時都有人分享跟回應,很熱絡的感覺!
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週,老師第一天的mini exercise要我們畫義大利麵,各式各樣的義大利麵,我還很認真跑去超市仔細觀察,然後意外發現螺絲造形的義大利麵和可樂果長得一樣! 老師鼓勵我們嘗試各種的媒材,當時的我還沒有很固定的作畫風格,我用水彩用墨汁還有鉛筆,畫了好幾十張A4張鋪得滿地都是,畫到半夜才不得不停下來。等到第三天題目公布是Pyrex and Pasta,要用碗盤和義大利麵為主題設計廚房用布料的pattern,一下忙著找pyrex的參考圖片,一下要把前幾天畫的掃瞄, 還要想怎麼排列組合,還要畫coordinate pattern,一邊看幾百位同學在分享大家各種不同風格及觀點畫出的作品,真是有夠精彩!
這樣密集的課程,加上當時白天還要上班只能利用晚上來上課和做作業,一週就要做出一個作品的壓力也不小,還要跟好幾百個世界各地的同學交流,搶奪被review的機會,真的很刺激啊! Lilla老師最厲害的一點就是他把’被老師review’ 變成一個有如登上寶座的榮耀,這樣當老師真的很輕鬆啊! 不過沒被選中的同學(就是我)還是玻璃心碎滿地……但真的老師名氣大,學生太多也不可能每個都review啦!
這系列課程當時是live課程, 但目前已改成可以隨時依自己的進度上課的self-paced課程, 我後來上的MATS B就是, 但人都是有惰性的, 沒有時間壓力, 又沒有要競爭(self-paced沒有老師live review) 看完上課講義, 作品常有一搭沒一搭的, 至今還有好幾個沒完成的。
///MATS Home Decor家飾設計課程///
原本在MATS A裡只有一週的家飾主題,後來延伸成另一個完整的五週課程,課程一開始老師提供三種trend board,選定後接下來就要依據這個主軸來設計每一週的作品,我想老師的用意是讓五週下來作品會有一系列的感覺,畢竟家飾主要還以花和鳥為主,有trend board當作引導,風格和顏色有個限制,在畫的時候也比較有方向。
每一週的主題就是一種材質,金屬、玻璃、布料、陶瓷、木頭各一週,老師會分別介紹不同材質有哪些把surface design 應用上去的方法,比如金屬可以是圖案轉印在琺瑯上,也可以是馬口鐵做立體造型或是鐵線繞成不同的燈飾等等。
我覺得這門課最難的部分就在這裡,要在短短一週內學習各種材質的應用,依據trend board畫新的圖再應用到物品上,看到厲害的同學們,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畫出既有個人風格,又獨具特色的家飾產品,真的佩服!我一開始試著跟隨trend board,但一來當時還沒有掌握好自己擅長的風格,二來邊上課邊想嘗試新的畫風,讓我有點手忙腳亂,所以最後完成的作品沒有一系列都是花跟鳥,也可能我一開始就選錯trend board! 我應該一開始就以兒童家飾出發會比較輕鬆!每次上完課都很想重新做作業,上完課隔一段時間回去看,也許是當時太趕又或者進步了一點,覺得現在的自己一定可以畫得更好!
我喜歡老師教我們怎麼使用trendboard,教我們分析:
- 有哪些植物(森林系或花園? 季節? 茂盛還是沈穩? )
- 動物(野生的還是寵物? 優雅還是毛絨絨? 熱帶或夜行動物? 有羽毛?)
- 顏色(亮或暗? 高對比? 柔和? 暗淡? 女性化?)
- 圖樣(幾合?大膽? 還是小小密密的? 淡淡的?)
- 字體(有看到哪些字? 是名言嗎? 字體是手寫字還是有份量感的?)
這對於統一風格或了解art director要的方向都非常重要。真的很感謝有這麼棒的課!
這系列的課,完全不是在教你怎麼畫,而是畫什麼和怎麼做出市場需要的東西,是朝向專業插畫家發展的進階課程,不同於目前國內較廣為人知的角色插畫設計,歐美的插畫市場除了童書以外,多以surface pattern design為主流。
///給插畫家的時間管理和自我經營課程MATS MBA///
不知道國內的插畫家/自由工作者都怎麼找到自己的方向,怎麼安排時間的? 我覺得這些資訊好像很少,自己摸索也不知道可以問誰,這門2018年開的新課程MATS MBA是我覺得最有幫助的課,他教插畫家怎麼把自己認真的當作一門事業來經營,包括財務、時間、怎麼提案和目標計畫。
對靠接案維生的插畫家來說,怎麼釐清自己的目標,怎麼有效管理分配時間,怎麼管錢和行銷自己都是重要的問題。Lilla自己以前也是接案插畫家,所以他非常了解做創意工作的人會遇到哪些問題,像是常常點子太多,想做的事情太多,有時反而不知道從哪裡開始,或是都做一半就放棄。或是沒有計畫,今天想做一個新產品, 明天突然想改善網路商店的SEO, 心血來潮畫一些個人project, 有案子時又沒日沒夜工作,不了解自己狀態最好的時候和低潮的時候可以怎麼安排,也常常忘了留給自己休息的時間(從忙碌的案子中恢復及為下一次的高峰準備)等等。
上完MATS MBA課程讓我第一次認真的檢視自己的財務,認真的把過去一年的每一項收入和所投入的時間列出來, 才知道未來我應該要把時間分配在哪些事上,認真的把自己當作一個事業在經營。
我覺得Lilla最棒的地方是他很有個人魅力, 讓人崇拜又給人很溫暖的感覺,他永遠都會在課程裡分享很勵志的話,在課程一開始就要我們畫出自己的夢想,重新了解自己為什麼想要成為插畫家,他了解插畫家的感受,知我們很容易自我批判,有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響,就羡慕嫉妒恨,然後自我懷疑覺得全世界的工作都被別人接走了的心情XD
在這門課也有幾個章節是分享如何照顧自己的內心感受,Lilla的課程一直都有很強的社群支持感,我想這也是他的課很令人受用的地方,在他的課程社群裡,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雖然程度不一,有剛起步的也有經營多年的插畫家,但大家都樂於分享且會互相支持,大家都可以很安心的Po作品或發問,也都會互相回應給建議。而且因為Lilla課程很受歡迎,所以常常一堂課會有500-700位學生同時在群組裡,所以光是看同一個題目,有幾百個不同的作法就可以學到很多!
///MATS Bootcamp以月為單位的慢步調課程///
Bootcamp不像前面介紹的幾個課程是以每天上課,每週交作業那麼密集。一個月只有一個題目,交一個作業就好,可以慢慢想,慢慢發展主題。通常是一個月的第一週老師給mini exercise,第二週給trend board和題目,第四週交作業。我蠻喜歡這種步調,就算當時白天有工作,也可以利用週末來畫,因此這系列的作品自己都蠻滿意的!
MATS 系列課程的mini exercise我覺得很棒,老師先給一個小小的東西讓大家暖身,不用一下就面對一個大題目。暖身的小練習又會跟主題有關連,老師一直在教大家怎麼把事情切成比較好處理的小塊,比方先不告訴你我們這個月是要畫城市地圖,先叫你練習手繪字體,接下來再把那些字體用在地圖上。
///MATS Portfolio Review 了解怎麼的作品集才夠吸引人///
跟前面提的課程比起來,作品集review這課程只有三次live影片,全部上課的人只有3-5個人有被review的機會,實在有點失望,但是是跟其他課程的bundle一起買的,就當他是送的比較不會傷心,不過我可是在懷孕九個月時還熬夜看live review,非常認真的學生啊! 至今寶寶都出生十個多月了才終於改好我的作品集網站XD
課程內容比較鬆散,主要是老師從Agent角度說明作品集應該要放哪些類別的作品才會吸引他的目光,這課程比較不推。
/// Pattern Observer, Textile Design Lab///
這是我最近上的課程, 被Textile Design Lab的”Sellable Sketches”打到, 費用又不貴, 一個月NT1500就加入了,心裡打著如意算盤是我要在一個月內狂上課然後就退訂, 結果還是不小心上了2個月, 因為內容真的很值! (其實是忘記退訂)TDL是針對織品和印花設計的課程網站,付月費就可以上課程網站上所有的課, 而且還可以在課程期間使用全球最大的流行趨勢預測網站WGSN, 這網站平常可是要好幾十萬年費的! 可以說就算不上課光看WGSN的未來趨勢就值回票價, 課程的內容我也覺得獲益良多!
雖然上面很多課程,但我主要上的課是Summer of Creativity 和Sellable Sketches, 對於畫畫到迷惘時(根本天天在迷惘) 有如一盞明燈指引方向, 而且上課的方式更有系統, 跟MATS比起來,MATS 的老師夾著高名氣, 學生根本都超強, 老師隨便出個題目就畫得頂呱呱,會有一種我到底錯過了什麼?的感覺… 所以我覺得TDL雖然不如MATS有好多厲害的作品當宣傳,如果你有收過MATS的電子報,看到他的學生作品,像我以樣天真的以為上完幾週課程就會變得跟他們一樣,就把錢灑出去了! 感覺大概是在台大念書同學都超強,就算老師不會教也每個都比你厲害,頓時覺得人生灰暗….XD
我喜歡TDL的教法是給你釣竿,註冊前最吸引我的就是他說會教你一個有系統的方法,讓你永遠都知道要畫什麼! 要畫什麼有時候真的比怎麼畫還重要啊! 相較之下,MATS比較像是大家來釣魚比賽,上完課你看到幾百個人釣的魚都比你大條,然後怒丟釣竿XD
當然我都花這麼多時間寫文章了,絕不是要說MATS不好,單就上課內容而言,TDL更有幫助,MATS比較像是老師出一大堆作業給你作,然後從同學的身上學習,但上完課你還是不知道接下來要畫什麼,更依賴老師出題目,只好繼續上Bootcamp, 然後每次都滿心期待老師會選中你來講評但我每次都玻璃心碎滿地XD….TDL是沒有什麼同學,社群互動也沒有那麼熱絡,但學會了方法以後就不用靠老師了,而且老師都會給feedback, 只是領域不同, MATS重插畫, TDL重pattern。
在Sellable Sketches課程裡印象最深的就是,老師教我們如何找出自己的風格,要我們在自己家裡找出喜歡的衣服、旅行帶回的紀念品、掛在牆上的畫、平常蒐集的東西等等,把他們一一拍照,再來檢視是不是有哪些顏色組合或意想不到的元素重複出現。經過這個練習我才驚覺我其實超喜歡桃紅色和紅色的組合,卻很少用在自己的作品裡。整理好自己的風格後,再用風格+ Trend+ End User這個公式就可以有畫不完又on trend的主題了!
未來還想上的課程
Design Garden, 只是他好像每年只有年底才會開一次課,未來有機會上課再跟大家分享
如果你喜歡我文章,歡迎繼續follow我的 Instagram和 Facebook,分享給會喜歡這篇文章的人!